书画杂文

范曾国画讲座:画中之竹非心中之竹

时间:2012-08-06 10:25:11   作者:范曾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848  
内容摘要:第二讲 画中之竹非心中之竹 国画之美在乎与理游离“非关”和“拒绝”是不同的,“非关”意味着一种游离,这个与“理”的游离对中国画家非常重要。能够引起人们精神感发的绘画,才有意味。中国画是诗意的,也就说,中国画有诗的意味。    南宋诗论家严羽...

第二讲 画中之竹非心中之竹

 国画之美在乎与理游离“非关”和“拒绝”是不同的,“非关”意味着一种游离,这个与“理”的游离对中国画家非常重要。能够引起人们精神感发的绘画,才有意味。中国画是诗意的,也就说,中国画有诗的意味。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讲:“诗有别趣,非关乎理。”诗有它独特的趣味,和逻辑思维的“理”有不同,非关乎理,就是诗的美和理关系不大。当然,“非关”和“拒绝”是不同的,“非关”意味着一种游离。这个与“理”的游离对中国画家非常重要。
    何为“游离”?通过一个例子,读者就能明白。清朝乾隆年间,扬州画派的一个画家叫郑板桥,擅长画竹,他曾自述画竹经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说的是早晨起来看竹,朦胧的雾气、迷离的光线都浮动在或密或疏的竹叶之间,使他顿生画竹的想法。但这心中成竹也不是眼中看到的竹子了,等到磨好墨、准备好纸笔,开始作画时,笔下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了。郑板桥画竹经过了认识和体现的扛鼋锥危嚎粗瘛⑻寤嶂瘛⑿粗瘛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游离”的内涵有非常全面的诠释,他讲“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我与物之交融,就远远超越了勉强的捏合,这客体的契合,只能用“游”来描述。在空间上的“游”,就是所谓“精骛八极,神游万仞”,在天地间任意驰骋,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上的“游”,就是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千百年的生活尽在思绪之中。他又讲,“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摇”意味着创作主体心灵的感动,而这种感动是与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即“物色之动”)相结合。他更进一步讲,“目既鸹梗心亦吐纳”,创造活动是心吐纳之结果,是主体性非常明显的精神活动,然而,它依旧不能脱离目之所见,眼睛往还之处就是我们精神生发的起点。

 

    首先,“游离”意味着“离”,心中之竹非眼前之竹,笔下之竹又非心中之竹。唐代有一位高僧叫慧能大师,是佛教禅宗的祖师。有一次,他在一座寺庙讲经,正巧有幡(旗子)被风吹动,两位僧人辩论风幡,一位说是风在动,另一位说是幡在动,争论不休。慧能便指点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意思就是,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而是两位见到风吹幡动皇切脑诙。这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离”的例子。用现在的物理学知识来解释,慧能的看法是唯心的、不科学的,但这正是与“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天然的契合,与前面讲到的王阳明“与花同寂”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画往往也是这样,是离于“理”的。
    西方是这样吗?不是。雕塑是西方典型的艺术形式。与西方文化相对应,早期的西方雕塑显现出写实的风格。米诺斯时期的陶塑《持蛇女神》,这种形象据说是女祭司或女神的象征,但制作者却极力地按照世俗的样子进行刻画,无论是姿态还是衣着。古希腊是雕塑艺术的繁盛时期,出现很 美轮美奂的雕塑作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面讲古希腊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奏都是无与伦比、尽善尽美的。这时期的作品除了歌颂健壮体魄的人体雕塑,也有很多表达对神崇拜的半人半兽形象,但整体依旧是写实风格的。与其说神依靠寄托人的形象获得了化身,不如说神是 的化身。写实主义奠定了西方艺术的基调,构成了西方艺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古典绘画也沿袭了这种风格,强调对于实在的模仿。比如说画个西瓜,眼中之西瓜和心中之西瓜一模一样,画出来的西瓜和真实的西瓜一模一样,连光线都没有差异。他眼中之瓜即心中之瓜、即笔下之瓜 甚至于在同一角度,不同的人画的西瓜都是一样的。关于这一点,清代画家邹一桂在《小山画谱》有精辟的论述:“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铢,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西方绘画中的西瓜是会让人产生食欲的,尤其是对于口渴的人。到了十九世纪,西方画家 了取得更精确的写实效果,开始普遍使用一种叫做“光影画箱”的辅助性绘画工具,这种“光影画箱”就是照相机的雏形。当然,后来的西方绘画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纯的“形象”可能会被摄影艺术所取代。 


标签:国画  讲座  
zihua.hkzww.com 海阔中文网-字画-历代书画作品高清数字图库  山ICP备190020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