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基断碑》全称《东武侯王基碑》,三国魏隶书碑刻,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四月立于洛阳。洛阳,林碑林藏。
清乾隆初年,河南洛阳城北十五里处农民安家村筑寨掘得,移至洛阳存古阁,后移至洛阳城明德中学中,嵌于壁间。碑石仅存下半。碑主王基,字伯舆,东莱(魏治掖,今山东掖县)曲城(故城在今掖县东北)人。历文帝、明帝、齐王、高贵乡公、元帝五代,文武兼备,勋著魏室。官至东武侯,魏元帝景元二年卒遄吩司空,谥“景侯”。《三国志·魏志》有传,业绩、官职与碑文多合。《金石萃编》载:石高四尺五寸,宽四尺,文共十九行,每行存字二十一至二十二不等。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杜梦麟刻跋於末行后。碑石现藏洛阳关林碑林。
相传出土时尚有未刻完之朱书文字,“惜无人辩识,付之镌工,遽磨拭以没“u(见《授堂金石跋》)。据杜跋云:上方未刻者前三行每行一字,徐行每行二字;下方则每行各缺五字。无立碑年月,但碑云基於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四月辛丑薨,并云”策镌石表墓则亦奉敕所立。”可知碑当立於基死后不久。它虽然是一块残缺不全的碑,但却成为汉魏时碑刻系先书丹后镌字的有力的实证。 清毕沅《中州金石记》云:“三国时刻石惟有《九真太守》、《天玺纪功》(《天发神谶》)、《国山碑》及《受禅》、《上尊号》、《封孔羡碑》数种,久为世所传摹。迩年创见诸碑尤多,奇伟若予在关中访得褒城李苞《石门》题字,孙孝廉星衍游句容访得吴《ぱ籼守葛祚碑》及此皆金石家所未著录;足与史传发明,殊可宝也。”《王基碑》的书法与魏之《受禅表》、《上尊号》以及《曹真残碑》近似,结法严整,用笔斩截,风神雄健清隽。其运用所谓“折刀头”的笔法更为强烈(参见《受禅表》条),不少字的形貌已直如楷书,故评家亦指其“ね辛ピ矗下开魏齐风范(由云龙《定庵题跋》)。
《王基残碑》在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毕沅《中州金石记》、武仪《授堂金石跋》、王昶《金石萃编》等书中均有著录。 《校碑随笔》称:早期拓本“ 兼、致、文、柔、司、典、麾、爵、举、无、废、册、远、车”等字尚完好。 人物传记王基(?~261),字伯舆,三国时魏国东莱曲成(今招远县西部一带)人。王基少年丧父,靠叔父抚养成人。黄初(文帝曹丕年号,220—226)年间,举为孝廉,先后在青州刺史王凌、大将军曹爽手下为官,后召秘书郎,擢中书侍郎。他刚正不阿,直言敢谏。魏明帝继位后,盛修宫室,百姓劳瘁,王基上疏谏诤,盅约で校明帝有所收敛。任安丰太守时,恩威并行,加强边防,边境百姓得以安宁。任荆州刺史时,明制度,整军农,兴学校,深受称颂。诸葛诞任扬州刺史时,吴国集兵建业(今南京市),扬言进攻扬州。诸葛诞与王基商量对策。王基认为,吴国嫡庶纷争,大臣不协,将才缺乏,集兵建业止是安定内部,不敢贸然出击,结果不出所料。公元249年(魏嘉平元年),王基加封扬烈将军,随征南将军王昶击吴。王昶率大军至江陵,王基率部攻夷陵。夷陵守将闭门自守,基佯为进攻,暗派精兵奇袭雄父(吴军粮仓所在地),城中守军失粮,不攻自破,王基因功赐爵关内侯。当时,朝中伐吴之声甚高。明帝征求王基的意见。王基分析形势,认为军粮储备不足,运输河道修治不利,虽积兵江内,无经久之势,难以渡江作战。明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曹髦立,封王基为常乐亭侯。 255年(正元二年),毋丘俭、文钦作乱。王基任监军,随大将军司马师前往讨伐。俭、钦以勇称于世,魏军多有怯敌之意,朝廷诏令王基停军观望。王基认为南顿有大粮仓,占据南顿为平贼之要,于是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率军抢占南顿,对平贼起了很大作用。叛乱乎息后,迁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进封安乐乡侯。 257年(甘露二年),诸葛诞在寿春叛乱。王基与司马昭进围寿春,吴国派遣朱异来救诞。时,诏令王基引军转据北山,基认为撤寿春之围,则使敌内外会合,而自己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遂围城不懈。诸葛诞突围不成,城中粮尽,军心大乱,寿春遂拔。司马昭遣诸将轻兵深入,王基力谏:“大捷之后,上下轻敌,轻敌则虑也簧睿且兵出逾年,人有归志,不宜穷追。”司马昭遂罢。 261年,王基病逝,追赠司空,谥曰景侯。皇帝下诏称赞他著德立勋,治身清素,久在重任,家无私积,身没行显,足用励俗。陈寿《三国志》作王基传,称其为“国之良臣、时之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