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知识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青白釉和甜白釉

时间:2013-11-04 15:29:16   作者:汤伟健   来源:www.zihua.hkzww.com   阅读:1868  
内容摘要: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一青白釉   明代景德镇民窑颜色釉瓷器与官窑颜色釉瓷器一样,是在继承元代颜色釉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明代瓷器无论从制作工艺,造型的优美程度,以及釉色品种的色彩上,明显比元代要丰富的多。遗憾的是,由于上述原因,民窑瓷器的发展,愕嚼醋愿鞣矫媲榭龅闹圃肌...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一青白釉   

  明代景德镇民窑颜色釉瓷器与官窑颜色釉瓷器一样,是在继承元代颜色釉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明代瓷器无论从制作工艺,造型的优美程度,以及釉色品种的色彩上,明显比元代要丰富的多。遗憾的是,由于上述原s,民窑瓷器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情况的制约。因此,民窑与官窑瓷器之间,在同一时代所表现出来的品种、造型、质量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下面将有关情况分别予以介绍。
  青白釉俗称:“影青釉,是一种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瓷器的专门称谓。”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时期,景德镇陶瓷工匠在当地白瓷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地烧制了色质如玉的青白釉瓷器。由于胎、釉中铁元素的含量极低,釉的玻璃相清澈,因此,典型产品,胎质细洁,釉色青莹。景德镇的这一项成功发明,很快影响到当时的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相续出现了一批烧制青白釉瓷器的窑场,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白窑系。
  宋蒋祁《陶记》中:“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印证了宋人把现在所说的“影青”瓷器叫做“青白瓷”的史实;清刘子芬《竹园陶说》中谓:“近来出出土之器甚多,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映青,以其釉汁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邓之诚在《骨董琐圮》中说:“宋定白而不莹,其莹者,罩青也。”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影青固甚薄之瓷也,乃有瓷质颇厚仅能一面影出青色雕花者,此则名为辞唷!敝谏纤述,青白釉称呼有:影青,也有叫:映青、罩青、隐青的。
  元代在宋代基础上,继续烧造青白釉瓷器,釉色与宋代相近而略青,器胎不如宋代洁白,透光度稍差。器壁比宋代渐厚,形状由轻巧、挺拔变得厚重饱满。尽管这样,仍涌现出一些优秀作品,但与宋代相比,其规模和质量上都逐渐衰退下去。
  明代时期,作为传统产品青白釉瓷器,民窑仍在烧造。它的烧造应分为三期:一是元末明初交替期;二是洪武早中期;三是洪武晚期至永乐早期。民窑主要是以日常生活器皿的盘、碗、碟类圆器为主,盘碟分印花与素面两种。从器形、纹饰上看,前期盘处在元末明初的交替期,受元代遗风影响较大,其造型与元代枢俯型的盘极为相似,盘内壁印有缠枝花卉或菊花;较为青晰的纹饰,可以明显看清每朵花卉的细部和每瓣花叶的叶茎、叶脉。盘底稍厚,内底略下凹,留有明显减少底部厚度的台阶式弦纹,圈足较小,足壁与元破髯惚诼杂胁煌;元代足壁至足端旋削后略向外撇,用手可轻易提起。而此时的足壁至足端旋削后直而向内敛,用手不易提起。足端平切,砂底,底面浅,旋削较平,有的留有细密的旋痕,明显的小乳突。露胎处有见窑红,有的则洁白。
  早中期与后期的造型较为相似,且多为素面,盘碟造型一式为折腰型。从造型上比较,早中期折腰盘碟,受元代枢府釉折腰碗的影响,盘壁折腰角度生硬,圈足小,挖足时出现圆涡形厚底足,呈外敛内壁斜削式,砂底,底足中心留有明显的乳状突起。后期盘口沿外撇,折腰的角度趋于柔美曲线;盘内心多略下凹,圈足增大,足呈外敛内直壁式,底面较平,乳突较小。至此,洪武晚期的修足方式基本定型,并对整个明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明初洪武时期的青白釉瓷器看,胎质坚致,但淘炼不精,胎质呈白或灰白色。前期釉白中泛青,尚有青白或影青之感觉。中后期青白釉虽厚润,但釉面较明代其他各朝为灰白,玻璃化程度高,釉面自然开片,有缩釉点,窑灰等现象存在。这种烧造工艺一直延续到永乐早期。由于品种单一,釉色变化小,加之质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后被民窑中的主流,幽倩淡雅的青花瓷器和色彩斑斓的彩瓷、颜色釉瓷器所替代。
  洪武官窑器中,青白釉品种既未见文献记载,又未见典型实物传世或出土。笔者80年代初期,在江西景德镇湖田窑遗址中,见到过一种外涩胎里印花并施以青白釉的碗残件,主体纹饰为模印盛开的牡丹花,线条纤细繁缛,有宋定窑遗风,胎体厚重,胎质坚致,洁白细腻;碗底较厚,圈足大,但旋削规整,足嗥角校足高呈里外垂直齐平式,底面平而未见乳状突起。
  90年代初,在扬州老城区改造基建工地,出土了该类型的盘,残盘底径22cm 。外涩胎里印花并施青白釉;主体纹饰为模印一束莲花,莲瓣饱满,瓣上用蓖纹装饰,茨菰叶尖而挺拔,束莲花的织带若叶状翻卷而飘曳委婉喟次剖味哉赵代或永宣时期同类刻、印花或青花器物,其图案在布局上、纹饰风格上都有不同之处。但元代的遗风较重。胎体渐薄,胎质坚致而洁白,圈足大,旋削规整,足端平切,足高呈里外垂直齐平式,底面平整光洁,有明显旋痕,未见乳状突起。
  问题的提出:
  1、外涩胎内印花的瓷器,按常理为半成品;外面的涩胎上应施以低温釉或加彩。在窑址遗存中见到方可理解为残次品,予以废弃;但在运河之畔的古城扬州出土,应做何解释?
  2、模印这种装饰技法在宋元时期广泛使用,明初当不例外。从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 国、日本、英国等收藏的各种釉色,各种器型的所谓“二色釉”印花来看,纹饰精致清晰,绝大多数为云龙纹,有这种纹饰,众家都一致认同为洪武官窑器,那么有没有花卉纹饰或其他?
  3、从器型的制作上看,像这种精湛的制作技艺,能否认定为洪武官窑器物,还请诸专家 以赐教。
  永乐官窑生产青白釉瓷器,在寂园叟的《陶雅》一书有所记载:“永乐影青脱胎碗,最为可贵。……永乐窑有一素碗,俨露瓷骨,以质薄如纸,而内有影青雕花者为上品。”说明永乐仿宋元青花釉较成功。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青白釉暗刻花缠枝莲纹碗,胎质细腻,釉面肥润,色呈淡青,暗花纹饰隐约之间,显得幽雅恬静,笔者在南京市朝天宫收集到永乐青白釉外刻海水龙内锥花云龙纹碗残片,证实了《陶雅》中所云:“……俨露瓷骨,以质薄如纸……”一说。由于永乐青白釉瓷器制作精美,以至于对明代乃至青代官窑制品,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标签:景德镇陶瓷  官窑瓷器  青白釉  甜白釉  
zihua.hkzww.com 海阔中文网-字画-历代书画作品高清数字图库  山ICP备19002009号-1